走进大理网

以文聚人心 以史增共识——“中华文化边疆行·走进普洱”系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

   2024-08-26 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175
导读

由云南省文史研究馆、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中共普洱市委、普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华文化边疆行·走进普洱”系列文化活动在普洱市举办。

由云南省文史研究馆、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中共普洱市委、普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华文化边疆行·走进普洱”系列文化活动在普洱市举办。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省内外的馆员和专家学者在品鉴普洱茶和咖啡一城两味、悠悠边地情的同时,更加深刻地感受普洱古老的文明沉淀和智慧传承,深入挖掘弘扬普洱优秀历史文化,讲好普洱故事、展示普洱形象;也希望我们的活动能够像普洱茶一样,甘甜醇厚、回味绵长,汇聚起普洱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力量,用生生不息的文化源泉滋养普洱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8月20日上午,“中华文化边疆行·走进普洱”系列文化活动启动仪式上,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馆长石丽康说。

“中华文化边疆行·走进普洱”系列文化活动举办了2场文化讲座、1场书画艺术作品展览、2场书画创作联谊笔会、1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1次经济文化发展调研、1场交流座谈会、1场新书首发式、1场调研咨询座谈会。通过高品质文化活动,省内外的馆员和专家学者走进普洱,进一步了解普洱发展奋进的新面貌,宣传普洱、支持普洱,为促进普洱文化事业繁荣兴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油鼓劲、凝聚智慧。

“‘茶和天下’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云南大学教授林超民在“中华文化边疆行·走进普洱”系列文化活动第二场文化专题讲座上说。两场文化专题讲座,为大家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自觉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带来了深刻启示,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和实践指导。

悠悠古道、葱葱茶林,尽展于笔墨之间。在普洱市美术馆举行的“茶和天下”书画作品展,展期10天,展出书画艺术作品百余件,为普洱群众带来了一场视觉文化盛宴,在方寸中感受古茶林、茶马古道、民族村寨的魅力。在书画创作联谊笔会上,来自各地的书画艺术家现场挥毫泼墨,以中国传统水墨画、工笔画、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以文会友,翰墨传情,并将笔会创作的作品全部捐赠给普洱市收藏。

活动期间,还召开了《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丰碑——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研究》新书首发式;与会的专家学者、书画艺术家实地考察普洱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资源情况;举行调研咨询座谈会,参会人员围绕普洱市文化建设、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等问题建言献策;围绕“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加强馆际文化交流合作,推动新时代文史馆员制度行稳致远”这一主题开展交流座谈会,共谋文史研究馆工作的新发展。

为期4天的活动中,省内外的馆员和专家学者品味普洱了“千年茶韵、一城咖香”的绝品文化底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绝美民族风情、“四季如春、江山如画”的绝色生态画卷;也将省内外高端学术、艺术资源送到基层,搭建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云南地方优秀民族文化与文化惠民、智力支边、文旅融合发展的桥梁,为服务普洱经济社会文化繁荣发展贡献了文化力量。

记者手记:

以文聚人心,以史增共识。

普洱是中原文化与边地文化交汇融合、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典型代表,“交流”与“融合”是普洱发展的关键词。“中华文化边疆行·走进普洱”系列文化活动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动起来、实起来。

此次高品质的系列文化活动,梳理了历史文脉,展示了普洱风采,让我们身处普洱、更懂普洱;更是以文化为桥梁,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智慧和力量,有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自省内外的馆员和专家学者深入感受普洱古老的文明沉淀和智慧传承的同时,亦是“以身入画”,提笔书春秋、泼墨绘风物,共同参与描绘普洱新卷,用笔墨展示普洱形象。这是文史研究战线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一次具体实践,为普洱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智慧支持和文化支撑。

茶马古道是一篇大文章,一定要把这篇文章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上,普洱必定充分挖掘茶马古道蕴含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和精神价值,讲好中国故事,用好普洱故事,让茶马古道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